英国仍需找到自己的恰当定位
马振岗
(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前驻英国大使、中国欧洲学会英国研究分会会长)
马振岗大使在《英国发展报告(2018-2019)》发布会暨“英国大选、脱欧前景与转型挑战”学术研讨会上的主旨报告(摘编)
很高兴来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、社科院欧洲所《欧洲研究》编辑部、中国欧洲学会英国研究分会举办的《英国蓝皮书:英国发展报(2018-2019)》发布会暨“英国大选、脱欧前景与转型挑战”学术研讨会。
二战后英国为什么同欧洲大陆的关系不顺畅一直是一个问题。英国是一个欧洲国家,而且和其他欧洲国家基本都是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,发展道路也相似,但为什么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如此不和谐?对于这个问题有如下几种解释。第一种观点认为,英国是海洋国家,和大陆国家在思维方式、性格等方面存在固有差异。另一种解释是英美都属于盎格鲁—撒克逊体系,而欧洲大陆基本上都属于莱茵体系。第三种解释从英国人的民族性出发,英国人更实际,信奉“没有永久的盟友与敌人,只有永恒的利益”,在与欧洲国家的交往中,英国也一直将自身的利益看得格外重要。
1962美国国务卿迪安·艾奇逊曾评价说:大不列颠失去了一个帝国,尚未找到一个角色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也曾说:“We are a country with a great past, but too often we seem to live in it rather than learning from it.”从这个角度来看,二战后英国在欧洲问题上的心态很值得思考。二战后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均受到重创,英国认为自己为二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,又与美国建立了特殊关系,因此,英国一直试图协调规划战后欧洲格局,在欧洲一体化中扮演着一个领导者、指挥者的角色。后来英国又在美苏两大国之间牵线搭桥,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世界第三大国,这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格外明显。
撒切尔和布莱尔首相在英国进行了很多的改革,使英国在当时出现了发展、繁荣的阶段。从这方面来看,英国不缺乏改革意识,但寻找自身定位的努力却一直没有成功,其根本原因是:英国过多地贪念过去的辉煌,过多地对自己的优势自信,不能客观、冷静、现实地看待世界的变化,所以适应不了这些变化的时代。20世纪70年代初,英国被迫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,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奇怪的角色。英国不是一体化积极热情的拥护者,而一直在欧共体/欧盟中寻求特殊地位,迫使欧盟做出了很多让步。
英国公投结果出乎意料,从这方面来看,历史形成的傲慢与偏见严重影响了英国人的思维,英国陷入越来越迷茫的状态。2016年全民公投脱欧,就是英国盲目自信、自大的表现。在过去三年中,英国陷入是否脱欧的无休止的争论。欧盟在英国脱欧公投后却逐渐稳住了阵脚,成员国在坚守一体化问题上取得了一致,而英国内部的分歧和混乱却削弱了英国的国际地位,结果是三年过去,脱欧前景迄今仍不明朗。
英国将于2019年12月12日举行大选。此次大选是脱欧与不脱欧两种势力的一次关键性对决。目前看保守党在民调中占据优势,竞选纲领明确承诺——如果当选,将在2020年1月实现脱欧,且过渡期不超过2020年。这意味着不管有没有协议,保守党决意脱欧。而工党则表示,如果大选获胜,将就脱欧问题举行第二次全民公决。如果真是这样,形势将更加不确定。
如果保守党在议会赢得稳定的多数议席,英国脱欧后怎么走仍是个问题。这三年来由于脱欧问题,英国在多个方面都受到了损失,顺利脱欧后需要很多时间修复;是否要进行转型,进行多大的转型,这也对下一届英国领导人提出了挑战。
当前我们处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,世界形势、国际秩序、格局,都在进行新老交替和转换、变化。面临变化的外部世界和内部现实,英国不可能不受影响,不可能不进行选择。脱欧后英国如何面对国内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和社会撕裂、国家认同问题?如何解决北爱尔兰问题、苏格兰问题?
其次,脱欧后英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值得关注。之前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与世界各国签署的条约,以及英国与欧盟之间的条约,都需要英国在脱欧后一个一个重新谈判,这就带来了许多的挑战,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,是一项艰巨漫长的大工程。
第三是英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在发生变化。美国是英国的特殊伙伴,但宣称“美国优先”的特朗普和信奉孤立主义与单边主义的美国,在涉及自身利益方面会不会照顾英美特殊关系还有待观察。英国作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国,经贸、国际交往是赖以生存的条件,如果没有适宜的外部经济环境,英国很难持续发展。
英国在教育、金融、创新等方面有雄厚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,需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,客观全面认识现实世界,坚持多边主义,借助全球化持续发展的潮流完成自身的改变。新英国是可能的,但英国仍需找到自己的新定位。如果盲目自信,不可能找准自己的位置。
中英关系近年来相对平稳,不断取得成果。英国最近几位的领导人重视中英关系的发展,在新的环境下英国对中国需求更高,可能积极主动加强独立合作关系。对中国而言,中英双边合作、中欧合作都可能积极发展。关键还是在于英国:英国人能否全面正确客观看待自己的地位。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需要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,把中英关系提高到新的高度。